解决了淮滨弱筋小麦、宁陵酥梨、罗山茶叶等传统产业的技术瓶颈,破解了嵩县艾草、潢川果蔬、睢县油用牡丹等县域新发展产业的技术难题……谁这么厉害?是我省的科技特派员。
近年来,我省以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5000余人,累计开展技术服务13万多次,培育壮大了61个叫得响、立得住的地方特色产业。7月12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的通报》中,“河南省实施科技特派员‘五个一’工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添智”的做法,作为典型经验获得国家推广。
“为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我省整合项目、人才、平台、服务等科创资源,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五个一’工程,强化产业帮扶合力,为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添智。”省科技厅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全省累计投入科技帮扶资金1.63亿元,开展技术服务7.5万余次,培训群众103万余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0余项。
据了解,我省实施科技特派员“五个一”工程的主要经验做法是——
选派一个服务团,全链条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根据县(市)提出的产业发展需求,靶向选派由院士、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和受援县县级领导任双团长的61个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生产、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科技服务。
组建一个服务队,保姆式满足基层一线科技需求。整合省市县三级5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每县组建1支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实现全省脱贫村科技服务全覆盖,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一个科技专项,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以实施县(市)创新引导专项为载体,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受援县开展密切合作,破解县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建设一个科普基地,搭建基层人才培养平台。每县建设1家科普基地,保障常态化开展精准、急需专业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实现“一人带一帮、一业富一方”。
成立一个工作站,构筑科技特派员服务之家。指导每县成立1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常态化收集基层技术需求,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实时了解受援对象满意度,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走深走实。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
意向区域: 全国